周口项城市人社局 闫向阳
今天我给大家汇报的题目是《花开有果 落地有声》。花开有果是说“三支一扶”政策的出台实施、各位学员扎根基层这片沃土,像鲜花一样开花结果;落地有声是说“三支一扶”政策的落实、各位学员服务期满后继续在基层工作,像成熟的果实落地生根。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党和国家提出的人才兴国、人才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方针之一。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工作是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一项具体措施,是构建和谐社会、缓解基层人才短缺、为基层发展输送紧缺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国家选拔、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以及促进全面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从国家到省、市、县各级都高度重视“三支一扶”工作,为基层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营造了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良好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下面我把项城市的一些具体做法和个人的一些体会,给大家做一简单介绍和汇报。
一、上传下达、严格执行各项政策
近年来,在省和周口市“三支一扶”办的精心指导下,我市认真落实国家“三支一扶”各项政策,严格执行上级文件精神,达到了“三支一扶”人员、基层服务单位和社会各界“三满意”。
1、领导高度重视,积极执行。项城市把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当作人才兴市大事来抓,强调“三支一扶”是大学生到基层锻炼的重要渠道,要求各部门特别是人社部门切实把这项工作抓好。市人社局党组经常听取“三支一扶”工作汇报,了解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市财政及时拨付“三支一扶”人员工作生活补贴和社会保险费用。
2、做好宣传发动,扩大了社会影响。每年“三支一扶”计划下达后,提前把计划数报送到周口,并及时通过项城市政府网站、电视台等媒体,广泛宣传国家、省、周口市的“三支一扶”政策和招募公告,我市报名人数逐年增加。
3、按照省、周口市的要求,贴心服务,合理安排“三支一扶”人员服务单位。一般优先安排到缺编、离市区较近的单位,外地人员尽量安排到市区附近,积极与服务单位沟通,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服务措施,为“三支一扶”人员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做到思想上沟通,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爱,坚定了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信念,确保招募的大学生留得住。有些“三支一扶”人员在服务期间就成了单位的中流砥柱,深受服务单位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二、就业压力巨大、珍惜眼前机会
现在我们中国面临的巨大问题就是就业。尤其大学生造成的就业压力,大学生每一年都比上一年增加,而每年增加的大学毕业生也成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一方面,最严酷的事实就是同寝室的好朋友也是自己就业的竞争者。每一届的大学生毕业生并不能在当年就业,而成为下一届毕业生的竞争者,多年积累下来,每一届的毕业生将承受比上一年更大的就业压力。我举两个简单的例子。第一个就是我们项城市今年招聘350名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果报名报了四千多人,这是我们市事业单位招聘有史以来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第二个例子就是河南省在10月27日和28日举行的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两天期间参加应聘的人员有几万人,人数也创历史之最。还有我们“三支一扶”招聘报名人数,也是越来越多。我本人有幸作为考官,多次有幸参加面试,看着考生那迫切的眼神,希望他们都能考上,但是名额有限,只能择优而录,所以今天大家才有机会坐到一起交流,而大部分人失去了机会。其实这都是就业压力大造成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三支一扶”这个来之不易的岗位,在基层扎根,认真服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贴心服务、树立“三支一扶”大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
1、建立了工作联系制度。通过建立微信群、定期召开座谈会、不定时走访等形式,广泛听取用人单位和在岗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随时了解和掌握“三支一扶”人员思想、行踪及工作状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更好地引导和鼓励“三支一扶”人员在基层和扶贫一线脚踏实地工作。
2、切实保障了待遇落实。市“三支一扶”办积极协调,各部门统筹配合,坚持按时足额拨付在岗人员生活补贴、安家补助和社会保险各项费用,确保在岗大学生安心工作,舒心生活。省、周口市、我市“三支一扶”办利用新春佳节之际看望慰问“三支一扶”在岗人员,为他们送去慰问品和上级领导的关心与祝福,让在岗大学生深受感动和鼓舞。
3、增进了友谊、树立了就业方向。我们人社局党组和服务单位都积极与这些大学生沟通联系,解决思想上的问题,甩掉思想上的包袱,摈弃校园青春的苦涩,积累社会成熟的经验,引导正确的就业方向,树立“三支一扶”人员理想信念,坚定自己的人生选择,实现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们的才华和奉献真正有效地促进了基层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积极协调、做好期满就业安置。
期满就业安置工作是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我市严格按照河南省11家部门联合下发的文件精神,认真落实期满大学生的工作岗位。市“三支一扶”主管部门、编办、财政、基层用人单位积极主动,及时为期满人员办理入编手续,落实岗位和工资等相关待遇。从2011年国家实施第二轮“三支一扶”招募计划开始,我市招募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后第一时间全部得到安置,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表扬。对于服务期内自主择业或报考其他岗位的在岗人员,我们在政策范围内给予最大力度支持,积极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招录信息、就业指导等服务,尽最大努力促进他们顺利就业。
闻亚美,我市2012年招募的“三支一扶”人员,考录到周口市农科院;高畅、王岩,我市2013年招募的“三支一扶”人员,分别考录到郑州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和四川省高级人民检察院;赵慧丽、周霞,我市2016年招募的“三支一扶”人员,2016年分到了乡镇人社所,因工作业务能力强、素质高,2017年被抽调到市纪委工作,获得了市纪委领导的认可和同事的一致好评,在两年服务期满后,到了纪委监察委工作。不管是考录到外地还是留在原服务单位,他们都说:“一路走来,始终感谢那两年的“三支一扶”工作生活,丰富了我们的人生,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增长了我们的阅历,对以后的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更多的“三支一扶”人员,像他们一样,默默在基层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我坚信:黄沙掩盖不了珍珠,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大家的才能不会被埋没。现在包括以后的“三支一扶”人员会用拿得出、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取得领导肯定、同事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五、结合个人体会、给大家提点希望
我们省的“三支一扶”工作开展这么多年,取得了骄人成绩,成了人社部门的品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成为全国的优秀典型之一,社会关注度这么高这么好,一是与省厅正确领导和重视分不开的,真正体现出来对大家的关爱。我们省“三支一扶”工作与其他省市最大区别就是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全部安置,这个政策是省厅领导千辛万苦争取的、来之不易;招募工作是省“三支一扶”办和人力资源市场处的精心指导、各级人社部门严密组织招募、阳光操作是顺利实施的关键,真正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
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给大家提点希望:两年的“三支一扶”服务期,对你们自身成长的过程来说,仅仅是一个开始,今后的路还很长。希望学员们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学习,学习好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学习好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学习广大基层干部的敬业精神、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学习好实际岗位所需要的政策、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坚定立足基层、服务基层、锻炼和完善自我的决心和信念,正确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把远大的理想和服务岗位的工作统一起来,立足岗位又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地迈出每一个坚实地步伐;不断探索和总结“三支一扶”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为我省“三支一扶”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建言献策、提供经验。
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