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业务专栏-->“三支一扶”专栏-->典型风采
不忘初心 服务基层
 
    来源: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时间:2019-10-21 16:52:52      浏览 人次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大家好!很荣幸能有这次发言的机会,我叫佟浩冉, 2016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体育学院,20169月我报考参加了“三支一扶”基层服务工作,服务单位是许昌市魏都区南关街道办事处,20189月服务期满,经组织考核,留在了魏都区继续从事文化服务群众工作。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不忘初心,服务基层”。结合两年基层服务工作的感受和体会,从5个方面向大家汇报和分享,不对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转变角色,克服心理“断乳期”

人生的第一次都是刻骨铭心的,从学生到社会服务者,不仅仅是角色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心智的成熟和责任的担当。时至今日,从校园到社会的忐忑不安仍历历在目,上班前的一天我是在床上仿徨度过的。踏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都要经历的一个成长过程,也是每个毕业生都要面临的一个人生抉择。如何尽快度过社会角色转换的心理迷茫期、适应期、断乳期至关重要。我也一样,在毕业的那一刻,大学校园里那一心攻读、不问世事的单纯生活就结束了,从校园到社会在时间跨度上可能只是一小步,而在人生跨度上却是关键的一大步。这一步,我该如何迈?也许,我可以选择继续攀登,硕士甚至博士。可这始终无法让我与社会完全接轨,最终我们的所学所识还是要回到社会上来检验,还是要回报社会、服务社会。但走向社会,我准备好了吗?经过深深的思考,我下定决心——这一步,我要现在就迈过,我要坚定的迈过。

经历是最好的财富,历练是最好的成长,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我依然会报考“三支一扶”的工作岗位。我认为,对于一个大学毕业生,没有什么是比基层锻炼更为重要的了。

两年服务基层的经历,为我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着努力的价值,在艰难的环境下享受着奉献的快乐,在复杂的事务中磨砺着智慧和才干,在细微的关怀中感受着真情和温暖。

二、用心感悟、忙而不乱“弹钢琴”

到岗后,我被分配到办事处的党政办,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办公室。印象中人们谈及办公室的工作,都是“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一天”。而当我真正来到党政办工作后才发现,原来办事处的工作与我想象的截然不同,这句话对于现今的基层办公人员来说,真的是大相径庭!作为一个“业界新人”,我的工作就是接收公文,每天把上级部门发送到办公平台上的文件及时下载下来,拟出传阅签送给分管领导进行处理。单单是这一项,一天就需要接收将近二十条公文。重复着加签、送签、答复三点一线的工作。同时,还要兼顾前来办事的群众和接听一个个急促的电话。这对于刚刚毕业的我来说,处理其中任何一项都不是简单的事情,更别说同时让我来应对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我熟悉了工作的程序,我知道了公文按照领导班子的分工分类处理会更为便捷;我知道了办事处各科室的分管业务,让自己的工作能更好的和各科室结合起来,发挥出团队协作精神;我熟悉了办事处的整体情况,让自己更好的融入进来。

如何同时处理几个事情,是在基层工作经常遇到的情况,我的体会是:换位思考,分出轻重缓急,学会“弹钢琴”。作为一个办事群众,他的诉求就是反映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反映是信任,解决是职责。作为办公室工作人员,你的职责首先是为人民服务,一个群众反映的事情不会占你很长时间,你要通过个人工作传递组织的责任和温暖,所以要优先解决群众问题。电话打进来可以先记下内容,待会回过去,文件通知只要不是很紧急,也可以晚几分钟递交领导。作为办公室,给群众提供的帮助就是接待、引领、服务。群众来办事,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好的态度,问清楚需要解决什么事情,了解清楚后指引到相关负责科室就可以了,如果需要分管领导出面解决,先给群众倒杯水,坐办公室等待,自己去请示领导怎么处理。这样既让群众的事情优先得到解决,同时还可以兼顾自己的工作。办事群众临走还会给你说一声:“谢谢小同志!”“谢谢”——这是对一个基层工作者最大的肯定和赞扬。

三、真情投入,那个冬天“不太冷”

2016年的冬天,许昌和全省各地一样,赶上了多年不遇的寒冬,而基层工作,就忙碌在社区一线。没有空调、没有暖气、没有开水,这对从小暖气房里长大的我来说,可谓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记得第一次被领导直接分配任务,就是负责办事处人大代表换届工作,正值寒冬一月,从推荐人大代表,到差额选举,从社区工作部署到组织群众投票,冒着严寒,踏着积雪,每天在社区奔波,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候选人名单,宣传选举制度......有时候在外边一跑就是一整天。整整经过了三个月的时间,我的手冻裂了,脸吹皴了,但是当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落地时,我感觉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感受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相统一的成就感,感受到了立足本职努力奉献的使命感,这是我人生完成的第一份重要任务,苦与累在这一刻都被喜悦感湮没了。

同样是那个寒冷的冬天,我被选入办事处临时成立的燃煤禁烧小组,负责对许昌市三八路环境监测站附近的燃煤散烧户进行治理。那年河南的空气质量很差,环境治理的形势也很严峻。当时许昌市的空气环境质量在全省排名靠后,而环境监测站又恰好在我所在的办事处辖区,上级要求两个月之内打赢空气质量攻坚战,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由于环境监测站在三八路和育才路交叉口,处于闹市区,道路两边有很多环境不达标的小餐馆和早餐店。大量的油烟、燃煤排放对空气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督促环境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和使用燃煤取暖、做饭的商户进行整改。对于这些商户来讲,老城区的生意本来就属于小利润小成本,且经营者文化素质也不高,认识不到治理环境的重要性。而老街道没有天然气管道,没有三相电源,燃煤成本低,要整改排放更新设施需要一大笔资金。各种困难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

攻坚战最开始推进的很不顺利,商户抵触情绪比较大,一些人的取暖和生活问题得不到解决,一时间无从下手。做群众工作不能只简单地下发文件,对于群众来说,他们关心的是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才是推动工作的关键!工作中必须要把握不能与群众产生正面冲突、不要让矛盾激化的原则,因为这些问题是关系他们的生计问题(列举天然气开口费用、成本),要耐心讲政策,用通俗的语言讲道理,告诉他们清洁能源的便捷,告诉他们燃煤的危害和危险,最重要的是告诉他们政府会有相应的政策去帮助他们过渡转型。

经过不懈努力,通过和国家电网协商,与天燃气公司对接,政府组织协调,采用“煤改电、煤改气”的政策,把采购的电磁炉、燃气灶发放到各家各户,把燃气管道铺设到了商户门前,不仅仅解决了污染问题,更让大家过了一个踏实舒心的暖冬。

相比于燃煤排放的污染,还有一个更为严峻的污染源,就是每年过年我们燃放的烟花爆竹,这个污染对空气的影响更为直接。那个冬天也是我第一次大年夜不在家过,站在街道上,双手哈着气,双脚来回踱着。看着家家户户亮起了夜灯,听着奶奶打来的电话,那一刻,我才真正懂得了基层工作的辛苦。元旦节、大年夜,办事处都要开展禁燃禁放工作,从年前的宣传到年夜的值班巡查,只为了一个美丽的天空,只为了一个祥和安康的新年。尽管不能与家人一起团圆,但看着这万家灯火,感觉到了自己能为社会、为人民做贡献,能发一份光、献一份热,天再冷,心也是暖的!

四、埋头苦干,脱胎换骨“被点赞”

2017年是许昌市文明城复检年。上班工作之前,我对文明城丝毫没有概念,感觉离我的生活很远。然而那个夏天,在社区参与文明城创建的生动实践中,让我深刻的理解了基层工作的平凡而重要。

5月份的许昌,气温已经爬升到了30度以上,又是一个炎热枯旱的夏天。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办事处除了值班人员,全员下社区、到辖区展开文明城复检迎检工作。作为90后的我在家是极少干活的,娇生惯养的我第一次拿着扫帚去清理满是灰尘的路面,被尘埃荡的一身灰尘时,只是觉得脏,却还没感到苦。办事处全体出动的新鲜感,不用每天在办公室处理各种繁琐事务的解脱感让我一时觉得很“有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6月、7月、8月,气温越来越高,阳光越来越毒辣,新鲜感早已被炎热的酷暑与繁多的体力活湮灭。三个月来,我用铁锨铲臭虫爬动的垃圾,用锯子锯掉枯死的树枝,搬运污臭破损的马桶,翻挖多年淤积的下水道......各种各样我之前不敢想象的脏活累活,我都咬着牙硬顶了下来。咱是年轻人,苦活累活咱就得抢着干,不能丢咱大学生的脸!说实在的,创文期间,我每一天都是在煎熬中度过,上午九点不到就浑身被汗水浸透,胳膊腿都是被蚊子叮咬的包,双手磨出了水泡,身上晒出了背心印儿。晚上回到家里,一动也不想动,一场创文下来,彻底治好了我的“娇气病”。

那是真累呀!可是尽管如此,看到被我整理过后整洁的庭院,听到路过大妈说的:“孩儿啊,中午在家里吃饭吧”;每次经过辖区小卖部,大叔都会搬一个凳子,让我坐着歇;大人领着的放学的孩子,见到我也会说一句:“叔叔辛苦了!”心里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吃着楼栋长送来的冰镇西瓜,觉得这个夏天,很清凉!

五、丰富实践,勇敢迎接“新挑战”

2017年底,由于科室调整,原办事处统战专干调到了其他科室,组织安排我全面接手统一战线工作。这也是人生第一次承担一份专责工作,承担一份涉及到办事处考核排名的工作。强烈的责任感让我暗下决心要对得起领导的信任、对得起我的工作。但工作只有热情是不够的,我对统战工作的认知几乎是一张白纸。为尽快适应工作,我从头学起,当好“小学生”。资料下社区,请教老同志,协调各团体,不懂就问、不会就学。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我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我与社区工作相结合,把辖区商户、无党派人士积极沟通联络起来,定期组织学习,组织活动:协调组织辖区内的无党派人士自发举行演讲,辖区内的企业自发举行“百家宴”邀请老人吃饭,组织辖区内商户理发店、医院自发组织义务就诊,义务理发,义务打扫卫生等,努力把基层统战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在工作之余,我深深感受到了各党派人士团结统一的思想境界,对宗教也有了新的认识,接触了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爱国群众,了解了不同方式不同习俗的生活方式,为中华民族和谐一家亲的氛围感到深深的自豪。当年因为办事处统战工作成绩突出,我也荣幸被评选为魏都区统战工作先进个人,这是我工作中的第一份荣誉,我的工作得到了组织和群众的认可,我很骄傲,很自豪!

在基层工作,就像一首老歌唱的那样:每次发现都是新感觉,每次经历都是头一遭。我们每天都会遇到新的问题,都会面对新的困难,我不止一次在深夜里斗争过——要不要坚持下去。我也不止一次向父母吐槽过:“干不下去了”。累过、苦过,甚至是哭过,动摇过后,我还是勇敢的坚持下来,妈妈那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也深深地鼓励着我,每当我撑不下去的时候,她就会拉着我的手说:“本事都是逼出来的,难为出来的!”是啊,脚上的泡多了,就会化成茧,昨天作过的难,都是今天积累的才干。

两年的服务期很快结束了,现在我在魏都区文联工作,离开办事处的时候,我和领导同志们都恋恋不舍,这里一切的经历,一切的苦和乐,都成为我生命中深深的印记。两年来的一幕幕,已深深地刻在心里:第一次处理过的信访事件,第一次通宵守在火车站值信访班,第一次整理党员年报……有太多太多的第一次在这短短的两年发生。这些第一次,是我人生宝贵的财富,是我面对社会的挑战写下的一份份“应战书”。感谢我可以有这次基层服务的机会,我很珍惜。虽然基层服务有期限,但服务人民没有终点,让我们珍惜“三支一扶”这个光荣的称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基层这个宽广的平台上,放飞青春、奉献自我、经历风雨、扎根成长。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20191014


 
   

 
访问量:
网站导航 主办单位: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承办单位: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电子政务中心 备案号:京ICP备09079694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429号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版权所有 @2010网站标识码:4100000037 技术支持:山谷网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