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第三轮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以来,我们坚持管理与服务、培养与选拔并重的原则,选拔了大批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工作,在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培养青年人才、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显著成效。我们的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巧用“加减乘除”,四法并用做好“三支一扶”工作。
一、多用加法,想方设法,增强服务
“三支一扶”工作既是一项人才工程、惠民工程,更是一项强基工程和德政工程。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三支一扶”办切实发挥牵头作用,建立机构、健全制度,各县(区)也都成立了相应的机构,为工作的全面开展制好“航标灯”。作为“三支一扶”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多次召开协调小组成员单位会议,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同时,深入调查了解,搜集基层岗位信息需求,及时上报,使我市“三支一扶”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管理。二是加强考试监督。在招募工作的每个环节,纪检监察、公安等部门都全程参与。在笔试全程使用监测车、屏蔽仪、身份证识别仪等技术手段防范高科技作弊,邀请纪检监察部门进行全程巡视与流动巡查。在面试环节,采取“一承诺、双抽签、三隔离”模式。“一承诺”即签订考官诚信承诺书;“双抽签”即考官、考生均实行随机抽签,确定考场和顺序号;“三隔离”即候考室、面试室、考官抽签室单独设置,实施物理隔离,安装视频摄像监控系统,装备屏蔽仪,进行全程录音录像;真正做到了程序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三是加强日常管理。我们对“三支一扶”人员严格管理,坚持跟踪考察制度和日常考核工作制度。通过建立目标管理,对“三支一扶”大学生明确工作任务,使“三支一扶”大学生迅速融入农村实际,成为支扶单位的一员。通过与“三支一扶”大学生所在单位的负责人进行考察谈话,全面了解掌握“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工作情况,确保“三支一扶”人员的管理制度化、精细化、规范化。
二、善用减法,减少程序,简化流程
简化不必要的程序,增强服务意识。我们在把握关键环节的基础上,简化不必要的流程和手续,方便报名学生办事。从2016年开始,我们在三个方面简化流程手续极大地提高了报名学生的效率。一是网上报名统一指导,集中处理问题,减少个人在网上报名遇到问题后的“梗阻”;二是体检政审环节上,尽可能安排在暑假前完成初检初审工作,避免学生高温炎热季节来回奔波,影响体检质量和学生安全;三是想尽一切办法,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档案转移、报到证签转,党组织关系接续、培训上岗一站式服务等便捷化措施,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赞誉。
三、妙用乘法,乘势而为,借力借智
我市的“三支一扶”工作在借势、借力、借智上作文章,做好乘法。一是乘趋势,借助“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们借助当前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大趋势,开展了“三支一扶”助力脱贫攻坚活动,着力解决基层人才短缺的问题。我市7个贫困县,目前每个县都有至少2名以上“三支一扶”人员在岗服务,全市在岗的“三支一扶”人员中,有2/3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他们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全心全意、锐意进取的“三支一扶”精神,受到各用人单位广泛赞誊。二是乘时机,借力“人才招聘”的展示平台。我们借助各类人才招聘会、校园招聘会和毕业生双选会等一切有利时机,开展就业创业辅导和培训。并在招聘会现场设置政策咨询台,印制宣传册,制作展板,宣传“三支一扶”政策。在市政府、市人社局网站发布招募公告,广纳贤才。并借助《信阳日报》、信阳电视台和网络媒体,对“三支一扶”出征仪式、新春慰问、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三是乘东风,借智“服务基层”的优惠政策。近几年,国家、省对服务基层的高校毕业生政策一年比一年好,政策成体系,有配套。在全面落实社会保险、服务期满就业岗位的落实、建立教育培训制度等各项优惠政策的基础上,今年省厅又出台了《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实施方案》,提出了高校毕业生的6项基层成长计划,可以说,这对“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又是一重大利好。能不能把政策讲清楚,说明白是关键。我们在政策咨询和岗前培训时,都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门解读和宣传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项目服务,扩大项目的影响力和知晓度。
四、活用除法,解除顾虑,破除瓶颈
高校毕业生和家长对到基层服务有很多顾虑和担忧,需要我们解除顾虑,破解难题,也需要活用除法。一是解除后顾之忧,落实待遇送温暖。全面落实“三支一扶”人员工作生活补贴和社会保险。保证服务期满“三支一扶”人员就业岗位100%落实到位,并及时办理入编、聘用手续。根据招募人员的专业特长及户籍地,按照“按岗分配、以人为本、就近服务”的原则,尽量将毕业生安排到离城区较近、交通便利、条件相对较好地乡镇工作。部分县区还给在偏远乡镇工作的“三支一扶”人员发放交通和生活补贴,改善办公条件,开通校园网络,开放电子备课室和阅览室,加强人文关怀,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我们每年都组织开展新春慰问活动,今年省厅李甄厅长一行顶风冒雪到我市潢川县进行慰问走访座谈,送去了关爱和温暖,使“三支一扶”人员倍感鼓舞。二是消除经验不足,结成对子抓帮带。我们坚持先培训后上岗,抓好岗前培训和业务培训,有针对性地将经验丰富的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与“三支一扶”人员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在工作中多指导,手把手传授工作经验和技能并选派部分“三支一扶”人员到城区重点学校和“三甲”医院进行观摩学习,帮助他们快速提升工作能力。三是破除成长瓶颈,重视培养给平台。我们重视“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培养和锻炼,把“三支一扶”工作同基层干部培养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将服务期间表现优秀的“三支一扶”大学生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给他们交工作、压担子,锻炼工作能力和经验。大部分“三支一扶”人员成长为业务骨干。如分配到商城县高中支教的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李如男同志,充分发挥专业特长,教高一年级6个班生物课,成绩排名全校第一,受到学生和家长好评。
虽然,我市的“三支一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省厅要求和其它兄弟市县好的做法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落实厅领导讲话精神和会议的相关要求,找出差距,学习经验,发挥优势,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