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务公开-->业务专栏-->“三支一扶”专栏-->服务经历
挥洒热血青春 尽显赤诚丹心
 
    来源: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时间:2018-12-04 11:04:40      浏览 人次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下午好!

三年前,我走出了大学校园,怀着崇高的理想与满腔热血,光荣的参加了河南省“三支一扶”志愿活动,服务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产业集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站。

至今我仍然记得“三支一扶”面试时,主考官问我为什么要参加“三支一扶”,我说因为我的爷爷、父亲都从事农业农村工作,我希望中国的农村不再是贫穷和落后的代名词,我愿为农村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自“三支一扶”计划实施以来,一大批和我们一样的高校毕业生满怀激情、奔赴农村,扎根基层、建功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也涌现出了许多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可以说在“三支一扶”大学生身上,集中体现了我们当代大学生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甘于奉献的精神追求、全心全意的服务态度和锐意进取的创新激情。

下面,我向各位领导和同事汇报一下自己三年来的工作和感受: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个人能力和素养。

在产业区工作站工作期间,我主要负责企业招工,宣传社会保险政策,保障企业职工权益;参与产业区引进重点项目建设,比如:纺织服装、无人机、电子商务等项目。这些工作对于我可以说是完全陌生的工作,没有专业知识,也没有工作经验。面对工作,困难重重,但我没有灰心,我努力学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在工作的过程中碰到不懂的就问有经验的同事,同事们都很有耐心地帮我讲解,直到我明白为止,使我尽快地提高了工作能力,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工作实践中,我服从组织安排,听党的话,始终以一名合格志愿者的工作纪律、责任感来严格要求自己、鞭策自己,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加强学习、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在生活工作上严要求,在思想政治上高标准,坚持认真负责、爱岗敬业、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及时了解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积极参加各种政治理论学习和培训,努力提高自己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五四团日座谈会”上对广大青年提出的五点希望,即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广大青年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广大青年一定要矢志艰苦奋斗、广大青年一定要锤炼高尚品格,坚决做到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把服务基层,服务农村,服务群众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20178月我获得了“三支一扶”服务期满考核优秀等次。

二、竭尽所能,热心服务企业。

近几年,由于我所服务的产业区各企业招工宣传不到位,农村大量劳动力外流,产业区各服装加工企业遭遇大面积用工荒,导致企业生产能力下降,不能及时满足客户需求,给企业带来了严重损失。2016年春节刚过,恒琪服饰公司人事部陈主任找到我说“我们公司大概有1000台进口电子缝纫机,现今只有200台机器在运转,公司严重缺少平车工,生产能力严重下降,给公司带来了巨大损失。”为破解这一难题,我和同事们跑遍了睢阳区19个乡镇办事处,加班加点深入农村、深入社区,走家串户详细讲解家乡企业优厚待遇,针对父老乡亲普遍关注的社会保险个人缴纳比例、金额等问题,都一一进行解答,帮助企业进行招工宣传。在我们不断的努力下,各企业纷纷迎来家乡员工入职高潮,企业生产能力迅速提升。两年的时间里,睢阳区19个乡镇办事处刻满了我们艰辛与执着的足印。即使是在寒冬腊月里,我们依旧没有退缩,依然坚守在农村基层第一线,坚持为企业宣传招工,走在泥泞的乡间道路上双脚早已磨出水泡,双手已经冻得发紫,但是我明白,作为一名基层志愿服务人员,只有以实际行动践行“让初心融入血脉,把使命扛在肩上”的时代精神,才能为产业区、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截止到20178月份,我累计帮助河南省商丘市恒琪服饰有限公司、河南省商丘市小燕子服饰有限公司、商丘市恒大针织印染等公司招纳平车工2000余人、后造工600余人、印染工500余人。现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各企业发展蒸蒸日上,产区园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三、牵桥搭线,助力脱贫攻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推动就业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抓好就业让贫困户有事干、有钱赚,及时把务工信息传递给村内贫困户,积极引导村内贫困户中剩余劳动力就业,是帮助贫困户脱贫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名基层志愿服务人员,我首先要做的就是积极收集、查看各类务工就业信息,及时把务工信息传递给村内困难户,因此我积极深入各乡镇办事处,与居委会、村委会负责人对接,详细了解辖区居民、村民生活情况,把各类务工就业信息传递给他们。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2016年我结识了睢阳区新城办事处郑庄村困难户居民郑朝晖。他家庭生活极其贫困,父母年迈需要人照顾,女儿在读小学需要人接送,平时一家人主要靠他的妻子照顾,因此挣钱养家的重担全都压在了他一个人身上。据我了解,郑庄村像郑朝晖这样的困难家庭还有很多户。面对这种情况,我迅速浏览企业台账登记系统、查看企业缺工信息,并把适合他们工作的企业一一列出。考虑到郑庄村居民对产业区路况的不熟悉,我主动带着他们到十余家企业的人事部一一登记。并鼓励他们要坚定信心,乐观生活,努力克服眼前困难。三天后,艺依佳服饰有限公司通知他们上岗报道。在艺依佳公司的办公室里,郑朝晖激动的说:“我们一定会珍惜这个机会,好好工作,给家里带来更多的收入。”两年的时间里郑朝晖在单位多次获得优秀员工称号。现在他每个月可以拿到3500块钱,家里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大大的改善,还新添了一台洗衣机,看着郑朝晖脸上洋溢着笑容,我的心里更加坚定了最初的信念。在志愿服务期间,我累计帮助300多户困难家庭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艰辛的付出,帮助的是困难家庭,践行的是“心中有群众,不怕担子重”的奉献精神,更是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而做出的积极贡献。

四、扎根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敬老、扶贫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0178月,我服务期满被分配到睢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古城保障所。本着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少跑腿的原则开展了新的工作。在古城社会保障所工作的期间,发放居民社保卡成了工作的重中之重。古城由于拆迁情况复杂,人员大量外迁,导致社保卡发放困难,因此我主动联系古城三大社区,围绕社保卡的知晓率、发放情况、使用等情况,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现场解答等形式,让居民真正“知卡、持卡、用卡”,让“睡卡”变“活卡”,进一步提升了社保卡在群众中的关注度和知晓率,真正把社保卡变成了群众的暖心卡。20188月的一天,我发现一位名叫李成新的85岁老人的社保卡已经超过一年无人认领,考虑到老人年岁偏高,可能会随时就医,没有社保卡会给他看病、就医带来极大不便。因此我主动深入社区、向各网格负责人了解情况、走访居民,最终了解到老人居住在古城北边的一个敬老院里。据敬老院的工作人员介绍老人是一位失独老人,现今独身一人,身体多病卧床不起,现在由敬老院护工照顾生活起居。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我立即动身带上老人的社保卡和水果、牛奶等慰问品来到敬老院,详细给老人讲解了社保卡的功能、用途和相关社保政策,并把社保卡和代表关心和祝福的慰问品交到老人手上,愿老人度过平安、幸福的晚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累计完成社保卡信息采集1000余人,累计发放社保卡5000余张,接受社保卡信息查询1万余次。

同时,我积极主动做好古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申报工作,扩大了古城居民参保覆盖面,不断提高参保率、续保率。每年60岁以上老年人养老金资格年检中,我主动上门,为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老人采集指纹,保证了老人们的养老金能按时领取,受到了老人们的一致称赞。

基层的工作虽然是辛苦的,但也是忙碌和充实的。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青年既然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就应该成为祖国的栋梁。选择基层、扎根基层、奉献青春,我们无怨无悔。

最后我想说,基层是我们青年人学习知识、锻炼能力的最佳课堂,我们“三支一扶”大学生就应当把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结合起来,在基层社会实践中丰富阅历、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努力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我们要不怕吃苦、勇挑重担,坚守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努力成为落实国家大政方针的有力践行者;要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刻苦钻研,大胆开拓,努力成为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积极探索者。


 
   

 
访问量:
网站导航 主办单位: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承办单位: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电子政务中心 备案号:京ICP备09079694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429号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版权所有 @2010网站标识码:4100000037 技术支持:山谷网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