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三夏”生产关键期,商丘市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相关部门围绕组织调度、机收保障、夏种服务、秸秆禁烧、应急管理等关键环节,构建全链条、全要素保障体系,精心组织抢收抢种,确保颗粒归仓,夯实全年粮食生产基础,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强力支撑。
收购收储
96亿斤仓容准备到位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5月27日,记者从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去年商丘市完成小麦市场化收购39亿斤,收购量居全省第一。今年预计小麦市场化收购量在40亿斤以上,全年粮食市场化收购量约90亿斤。为确保收购工作顺利进行,今年全市已落实96亿斤空仓容,市粮食部门以政策为引领、以服务为抓手,统筹推进夏粮收购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夏粮收购顺利开展,切实保障种粮农民利益。
政策托底与市场引导双轮驱动。国家延续小麦主产区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时间为6月1日至9月30日,国标三等小麦最低收购价提高至1.19元/斤,持续释放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农民利益的积极信号。自5月25日起,全省启动市场监测预警机制,实行信息日报制度,商丘市同步建立价格监测网络,密切跟踪市场动态,确保异常情况及时响应。
全链条准备筑牢收购基础。仓容准备方面,目前全市已落实空仓容96亿斤,各地粮食收储企业对仓库完成全面清理、消毒和维护,确保仓房设施完好。设备筹备上,全市备齐输送机1560台、检验仪器1145台、清理筛560台,均完成调试维护,可随时投入使用。资金保障环节,市农发行已筹措收购信贷资金70亿元,确保资金足额到位。人员培训方面,全市开展21次业务技能培训,覆盖粮食检验、计量结算等全流程,实现“仓等粮、钱等粮、人等粮”。
防汛备汛同步推进。各地提前成立防汛抢险队伍,对粮库排水系统、防汛物资进行全面检修补充,建立24小时值班巡查制度,全力保障粮库安全度汛。
法治化监管护航收购秩序。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加强对收购主体的备案指导,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机制,对虚报数量、以次充好等行为依法追责,为收购市场提供法治保障。
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聚焦“政策落地、农民增收”双目标,强化产销对接,引导本地企业参与优质小麦订单收购,推动“优粮优价”;优化收购流程,协同中储粮增设收购网点,畅通农民售粮渠道;加强信息服务,通过官网、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发布收购价格、进度等信息,引导市场预期;严格执法监管,重点查处“打白条”“压级压价”等行为,确保农民售粮款及时兑付。
交通保障
设服务站开“绿色通道”
畅通“三夏”机收运输
跨区机收是“三夏”生产的关键环节,对确保小麦颗粒归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做好运输服务保障,既能提高收割效率、减少粮食损失,也有助于维护交通秩序。5月28日,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该局精心组织、多措并举,全力为“三夏”跨区机收筑牢交通保障。
据气象预测,全市小麦机收进度较去年提前4天,机收率达75%以上。该局成立服务工作专班,印发通知,明确职责分工与时间节点。同时加强与农业农村、公安、气象等部门协作,联合开展农机手安全培训、道路安全管理及天气预警发布,形成工作合力。
服务保障方面,该局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国省干线沿线设立52个服务站,配备饮用水、急救药品、维修工具等物资,提供路况咨询、应急救援服务。对跨区机收车辆开辟“绿色通道”,落实免费通行政策,简化查验流程确保优先通行。提前对接运输企业调配车辆保障农机具运输,协调解决农机手住宿、餐饮问题,在作业区周边设临时休息点与餐饮点。
安全监管上,该局通过悬挂条幅、发放资料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在服务站对农机手进行面对面安全教育。组织执法人员加大国省干线及农村公路巡查,严打超速、超载等违规行为,清理道路障碍、修复破损路面。制订应急预案,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并配备充足设备,确保突发事件及时处置。
睢县“内调外联”统筹农机资源
“司机师傅,路上辛苦了!这是毛巾、矿泉水和服务指南,有需要随时找我们。”5月28日,在商登高速东站出口处的睢县跨区作业服务站,工作人员正为湖北“麦客”送上物资。
眼下,睢县86.5万亩小麦即将进入收割期,当地通过“内调外联”机制统筹农机资源,全方位织密夏收保障网络。
据睢县农业机械发展中心测算,今年全县预计投入2万余台农业机械参与“三夏”生产。为精准调配资源,该中心对辖区内255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10046台拖拉机等农机存量进行地毯式排查,同步依托农机合作社、“麦客”经纪人等渠道,从外地协调引入联合收割机,累计落实可用收割机2000余台。
在睢县农机维修网点,技术人员正指导机手调试收割机滚筒转速。全县20多个维修站点已完成1.96万台农机检修,备足链条、轴承等易损件。针对机收减损关键环节,当地开展“送教下乡”活动,通过现场演示、线上教学等方式培训农机手500余人次,重点讲解“降低割茬高度”“匀速作业”等减损技巧,确保机收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
白庙、河集高速公路路口的服务站里,电子屏实时更新各地机收进度。除提供作业路线、价格咨询外,服务站还协调中石化等企业设立8个优惠加油站,农机加油可享3%折扣,流动加油车直接开到田间。针对可能出现的阴雨天气,6支应急作业服务队已备足94台收割机,24小时待命应对突发状况。
“睢县小麦即将进入收割高潮,外出作业的320台收割机已返回200台,6月1日前将全部到位。”睢县农业机械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赵月强说,“三夏”期间,农业机械将发挥最大效能,确保夏收、夏种、夏管不误农时,守牢扛稳粮食安全责任。
睢阳区护航“三夏”机收会战
5月28日,睢阳区宋集镇贾半楼村东侧的麦田里,伴随着隆隆轰鸣声,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为确保收种及时、不误农时,今年“三夏”期间,睢阳区农机部门将组织1.5万余台(套)农业机械投入农业生产。为完成“三夏”农机化生产任务,睢阳区农机发展中心提前谋划,多措并举,全力做好“三夏”农机化生产准备工作。
认真开展机具检修。依托农机经销企业“三包”服务和各乡镇农机维修点,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农机手对“三夏”生产机具进行维护保养,确保状态良好。目前,全区共检修各类农业机械1.3万余台(套),并积极协调农机经销企业、销售网点及时备足备齐农机产品和易损零配件,确保货源充足,维修及时到位。
切实压实工作责任。先后制订小麦机收方案和应急预案,应对各种突发性灾害天气。成立“三夏”机收工作领导组,领导组下设综合协调、机车调配、信息发布、应急保障和技术服务5个小组。麦收期间,各小组将按责任分工各司其职,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全力服务“三夏”生产。
精心组织机械调度。目前,睢阳区小麦收割机保有量1680余台,还有约500台农机缺口。农机部门先后与南阳、平顶山等地进行联系,拟引进机械600余台,并根据各乡镇机械装备现状进行针对性调配,保障全区麦收工作有序进行。同时,利用睢阳区农机手微信群,为睢阳区外出跨区作业机手发布信息,实行精确对接、快速调配,保障机收需要。
切实强化服务保障。经与睢阳区5家农机经销商对接协商,麦收期间,将聘请东方红、沃得等生产厂家30余名技术人员,组建6支“三夏”维修服务队,分区域开展巡回服务,做到有求必应,确保机具性能良好、顺利作业。同时,设立3个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为外来机手指引路线、安排作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民权“志愿红”田间地头助农忙
“正发愁今天麦收不完、拉不回家,有你们在,俺心里踏实了!”5月28日,在党员先锋队帮助下,民权县野岗镇胡庄村村民冯青海家的5亩小麦顺利收割完毕。因家中缺少劳动力,他望着“光溜”的麦田长舒一口气。
为确保夏粮丰产丰收、颗粒归仓,民权县野岗镇紧抓晴好天气,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立50余支党员先锋队。志愿者化身“麦收主力军”,为“三夏”生产保驾护航,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俺每年都帮困难群众收种,看到一车车麦子送到家,出点汗很值得。”该县文化广电旅游局驻胡庄村第一书记赵魁说。孟庄村村民翟书堂也对党员志愿者茹路佳赞不绝口:“这孩子不仅帮俺收麦,还帮着浇地、耕种。”
为保障“三夏”生产顺利推进,该镇提前谋划部署:组建工作专班,乡镇班子成员驻守田间地头,实行党员干部包地块责任制,为群众协调农机、转运车辆;镇纪委围绕“三夏”防火、秸秆清运、工作纪律等开展不间断督导。针对孤寡老人、无劳动力等困难户,提供“一对一、一对多”帮扶,建立从机收、运输、收储到播种“一站式”服务;对无法返乡群众家庭,开展代收代种代管,确保“三夏”生产不漏一户、不误农时。
在胡庄村,党员先锋队队长冯新召将镇政府准备的“爱心礼包”递给农机手:“包里有风油精、水等降暑物品,作业时一定注意防火!”
“我们将持续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帮助群众协调收割机、组织机械维修、供应茶水、开展秸秆禁烧宣传,用心为群众办实事,确保夏粮归仓、夏种及时。”野岗镇党委书记吴星平说。
责任编辑:王靖 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