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4979平方公里
【人口】438.3万
【邮编】461000
【区号】0374
【区划】辖魏都区、建安区、鄢陵县、襄城县、禹州市、长葛市
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郑州大都市区次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
许昌历史文化悠久,远古称许地、西周为许国、秦时置许县,三国时期,曹操雄据许昌25年,成就一代霸业,因此被称为“魏都”,是中国三国文化之乡。
许昌地处“中原之中”,毗邻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距新郑国际机场50公里,距省会郑州80公里,京港澳、盐洛、兰南、许广、郑栾、安罗、许信等7条高速公路交汇许昌,绕城高速、郑南高速、焦平高速、周平高速(许昌境)等4条高速公路正在加快建设。境内现有311、107等国道6条,220、227等省道17条,形成了“四环十横十三纵”的普通干线公路网布局。京广、孟平、三洋等3条国家干线客货运铁路穿境而过。郑渝高铁、郑合高铁与京广高铁在许昌形成“川”字形高铁,设许昌东、许昌北、禹州东、长葛北、鄢陵南5个站点,为许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高铁动力”。连接郑州地铁网、接入新郑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的郑许市域铁路开通运行,新郑机场许昌航站楼、许昌保税物流中心(B型)、万里综合物流园等一批大型交通物流枢纽建成投用,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为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是中部乃至全国现代物流最便捷的地区之一。
许昌所辖县(市、区)功能各异、特色鲜明。禹州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都地,是中国“五大名瓷”之一——钧瓷的唯一产地,也是明清时期全国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夏禹文化、钧瓷文化、中药文化源远流长,素有“夏都”“钧都”“药都”之称。长葛是远古帝王、乐舞始祖葛天氏的故里,“楷书鼻祖”钟繇的故乡,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中部卫浴产业基地、中国蜂产品产业基地、全国小型建筑机械产业基地、中国中部纤维板生产基地、中国中部不锈钢产业基地、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全国工业百强县市。鄢陵是“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天然驯化基地,花木栽培始于唐、兴于宋,素有“花都”“花乡”的美称,被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中国蜡梅文化之乡”“中国花木第一县”,享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美誉。产业特色明显,被确定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国家中医药改革试验区”“中国最佳生态养生目的地”。襄城烟叶种植历史悠久,被毛泽东主席赞誉为“烟叶王国”,是中国烟草文化之乡和中国烟草文化研究基地。产业特色鲜明,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又好又快产业集聚区”“河南省十快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唯一一个“县级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魏都区地处许昌市中心城区,1986年由原许昌市更名而来,自古就有“莲城”的美誉。建安区历史文化悠久,境内出土距今约8—10万年前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许昌人”,填补了中国现代人起源研究的空白,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建安区是全国重要的发制品加工出口基地、汽车传动轴生产基地、腐竹起源地和生产集散地。
许昌市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矿产资源许昌市境内已知矿藏主要有煤、铝土、铁、硅石、耐火黏土、石灰岩、大理石和白垩土等。煤炭、铝矾土、铁矿石等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原煤储量64亿吨,铝矾土探明储量1.4亿吨,铁矿石探明储量4.2亿吨,发电总装机容量260万千瓦时。许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红薯、蔬菜类等多种农作物,是全国重要的烟草生产加工基地和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
许昌作为古今优秀文化的聚集地,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许昌市、禹州市系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许昌的古文化旅游资源有史前文化系列、汉文化系列、三国曹魏文化系列、寺庙建筑文化系列、钧瓷文化系列等。同时,今日许昌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宜业宜游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质量魅力城市、中国陶瓷文化之乡、中国烟草文化之乡、中国腊梅文化之乡、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中国花木之都等。
责任编辑:张家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