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m.soulrig.com 时间:2025-02-27 17:25 来源:安阳市人民政府

安阳市

  【面积】 7413平方公里

  【人口】 537.6万

  【邮编】 455000

  【区号】 0372

  【区划】辖林州市、安阳县、滑县、内黄县、汤阴县、文峰区、北关区、殷都区、龙安区

  【行政区划】

  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西临长治,东接濮阳,北临邯郸,南接鹤壁、新乡,总面积741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218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建成面积119平方公里,下辖1个县级市(林州市)、4个县(安阳县、滑县、内黄县、汤阴县)、4个市辖区(文峰区、北关区、殷都区、龙安区)。共有19个乡、68个镇,48个街道,318个社区居委会,2979个行政村。

  【人口民族】

  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37.6万人。有汉、回、蒙古、满、壮、苗、藏、彝等4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万余人。

  【地理环境】

  安阳地势西高东低。西部系太行山东麓,东部属黄淮海平原。地形复杂多样,平原、山地、丘陵、泊洼分别占总面积的53.8%、29.7%、10.8%、5.7%。地处半湿润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经济实力】

  安阳是豫晋冀三省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是省委、省政府明确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区城市,是省委、省政府支持建设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2023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486.1亿元,同比增长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5.7亿元,增长6.1%,总量和增速分别居全省第6位和第4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6.8亿元,增长4.3%。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66元,增长6.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61元,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76元,增长7%。三次产业结构为9.0:41.3:49.7。

  【现代化城镇体系】

  坚持把城镇化作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持续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构建扩能提质、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形成中心城区、县城和小城镇协调联动新格局。

  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开展“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统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约505万亩)、生态保护红线(约464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约594平方公里)三条控制线。科学有序布局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形成西部太行、中部都城、东部田园三大特色区域,构建了“一核一区、双轴两带”城镇发展格局:中心城区联动安阳县城构筑一体化发展核心城区,核心城区联动水冶镇、汤阴县城构建城镇集聚区;依托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等交通廊道形成京广城镇集聚发展轴,依托南林高速交通廊道形成南林城镇集聚发展轴;以林州市区和滑县县城为副中心,构建太行特色发展带和郑济城镇发展带,推动中心城市“起高峰”、县域经济“成高原”。

  加大城市建设管理力度

  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创卫复审为抓手,实施市政道路项目建设及雨污管网、积水点系统化改造,入选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累计建成公园游园154个、口袋公园135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41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42.45%。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343个、15.77万户,完成棚户区改造7.5万套。建成市级智慧停车服务平台。加强建筑企业培育,现有施工总承包一级及以上建筑企业144家,施工总承包一级及以上资质175项。

  建成城市运管服平台系统,数字化城管平台按期结案率达到96.12%。聘任100名社会各界人士为城市管理监督员,评选200家门店为城市管理五星级商户,推动城市管理共建共治共享。大力整治占道经营、店外经营,规范设置便民摊群点和夜市115个。窨井盖整治获省“优秀”等次。

  建成燃气管网3967公里、供排水管网1316公里、污水管网731公里、供热管网2378公里,集中供热入网面积5710万平方米,建成区基本实现集中供热100%全覆盖。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4座,焚烧处理能力达4050吨/日,基本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南水北调西部调水工程稳定通水,东部平原区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全覆盖,开工建设西部山丘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

  【文旅发展体系】

  坚持“更聚焦、更市场、更具体”,深度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持续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加快构建标识亮丽、深度融合的文旅发展体系,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中华文化新地标、中原文旅新名片。

  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

  安阳殷墟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首,以殷墟文化为坐标及参照,二里岗、二里头、先商、岳石等相当于夏、商王朝的考古学文化年代序列成功建立,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得到实证。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洹北商城遗址入选2023年度河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殷墟博物馆2024年2月26日正式开馆,是首个全景式展示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展出的近4000件(套)文物四分之三为首展面世,开馆以来跃居“考古遗址博物馆前30榜单”第1位,“十大热门博物馆”第5位。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殷墟核心区保护展示和环境整治工程、殷墟考古文旅小镇建成开放,殷墟国际考古研究中心启动实施,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重大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建设的“殷契文渊”是世界上现有资料最齐全、最权威的甲骨文数据平台。甲骨文广播体操一经推出就掀起热潮。连续举办八届中国文字发展论坛、四届国际汉字大会,“甲骨之约”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甲骨文识读大会等活动近年频频“出圈”。殷墟甲骨文的传播载体愈发亲民、文化价值愈发凸显,在国内和国际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正在成为中华文化新地标、中原文旅新名片。

  加快文旅文创产业深度融合

  以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为牵引,积极培育文化旅游千亿级主导产业,现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家河南红旗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安绣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家,规上文旅企业18家。大力培育红色游、研学游、低空游、考古游、乡村游等文旅业态,古城夜游、洹河夜游、点亮殷墟、世界漫画大会等持续火爆出圈,推出的博物馆夜游活动受到广泛欢迎,洹河夜游入选2023中国旅游创业创新示范案例,古城夜游荣获2024旅游目的地高质量发展经典案例,“安阳·一生必去的城市”“有文化,必安阳”“安阳,越'夜’越精彩”愈发响亮。实施“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提升行动。18个村入选全省第二批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数量全省最多。安阳古城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汤河两岸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滑县道口古镇、林州市石板岩镇、滑县欧阳书院文化园被评为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打造区域文旅融合发展中心

  持续完善豫晋冀鲁毗邻城市文旅融合发展协作机制,面向省内及豫晋冀鲁协作城市发行“安阳文旅惠民卡”4.5万张,与邯郸市、长治市深化合作,发布安阳至邯郸、安阳至长治互惠互游精品旅游线路。连续在北京、香港、韩国首尔、德国科隆和意大利罗马、米兰等地举办旅游推介会,在北京、天津、郑州等城市开行“安阳号”地铁专列,推出“迎客入安”“惠游安阳”“港澳台同胞免费游”“诵诗识字来安阳”等活动,荣获“中国研学旅行目的地标杆城市”称号。

  安阳至邯郸互惠互游精品旅游路线:

  1.三国线路:殷墟博物馆——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邺城铜雀台遗址——邺城博物馆——邯郸广府古城——娲皇宫

  2.山水线路:红旗渠——太行大峡谷——万泉湖——丛台公园——七步沟——京娘湖

  3.红色线路:红旗渠——岳飞庙——马氏庄园——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晋冀鲁豫革命纪念园景区

  安阳至长治互惠互游精品旅游线路:

  1.文化线路: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天宁寺——岳飞庙——羑里城——马氏庄园——观音堂——仙堂山——紫云山景区

  2.山水线路:红旗渠——太行大峡谷——万泉湖——八泉峡——通天峡——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3.红色线路:马氏庄园——红旗渠——扁担精神纪念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八路军文化园——黄崖洞文化旅游区

  安阳精品旅游线路:

  1.古都千年回溯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殷墟——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马氏庄园——岳飞庙——羑里城——红旗渠——道口古镇——中国大运河滑县段

  2.灯火璀璨漫步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洹河夜游——安阳博物馆——仓巷街——县前街——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

  3.假期欢乐亲子之旅:中国文字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殷墟考古文旅小镇——安阳市科学技术馆——安阳航空科普馆——有田欢乐小镇——汤阴中华梦幻谷——安阳海洋世界——滑县森林动物园

  4.文脉探源寻根之旅:殷墟——殷墟博物馆——天宁寺——袁林——羑里城——颛顼帝喾陵·三杨庄遗址——欧阳书院文化园

  5.赓续血脉红色之旅:红旗渠——扁担精神纪念馆——谷文昌生平事迹展——马氏庄园——岳飞庙——内黄县二一五农民革命起义纪念馆

  6.归园田居生态之旅:太行大峡谷——太行屋脊——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黄华神苑——万泉湖——昆玉山

  加快公共文化事业发展

  现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7个,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2家(安阳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全国热门百强博物馆榜单中安阳有3家上榜(殷墟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

  有公共图书馆10个,文化馆13个,美术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各1个,工人文化宫3个,各类大型体育场馆(健身中心)11个,设立县区文化馆分馆135个,图书馆分馆285个,流动服务车22辆,建成投用甲骨文书屋105座,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551个,实现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安阳市文化馆入选首批“沉浸城市故事会”国家级试点,林州市庙荒村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冬季”村晚国家示范点。实施舞台艺术送基层、百场文艺惠民演出等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打造红色文艺轻骑兵、仓巷街文化惠民夜间演出等系列群众文化品牌。

责任编辑:张家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