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晴空万里,在固始县徐集乡郭洼村宽阔平整的高标准农田里,几台收割机正在趁天抢收水稻。
“因为农田渠系顺畅、排涝站闸给力,今年夏季虽然遭受了特大洪水,但我们种植的1800亩水稻仍然取得了较好收成,平均亩产1200斤左右,总收入可以达到120万元,与去年基本持平。”鸿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乃合走下收割机,蛮有把握地说。
徐集乡地处临淮、低洼易涝,以前是有名的“大水窝”,“蛤蟆撒泡尿就能成洪涝”。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地干群发扬“宁肯苦干、不愿苦熬”的信阳精神,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治河修渠规模空前,全乡7条内外河流得到全面治理,先后完成的15公里主干渠、80多公里支斗渠、10大排灌站等工程,构成了涝能排、旱能浇的高标准农田水系。
多年来,徐集乡党委政府在充分发挥现有水利设施作用的同时,时刻不忘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基本设施维护提升工作。针对青壮年劳力外出多等实际,该乡从大处着想、小处着手,每年冬春农闲时,组织人员对老化失修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整修加固;春灌和汛期之前,及时清除排灌渠道的淤泥杂草,保证村与村之间、组与组之间、田块与田块之间水路畅通;采取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先后开挖万方大塘60多口,不仅蓄水保水能力大幅提升,也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对排涝站闸设备定期检修维护,避免排灌设施带病运行,做到想排就排、想灌就灌;对排灌站闸等设施明确专人管理,强化监管责任,提升管护水平,通过管护让农水设施“网络齐全”、“血脉通畅”。
“闲时维护,用时不误”,7月中旬的特大洪水暴发后,当地借助完善的农水设施,第一时间开启排涝机械抢排内涝,全乡水稻、玉米等大宗农作物成灾面积和损失被降到了最低限度。(记者 薛小磊 通讯员 马晓冲)
责任编辑:赵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