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保粮食能源安全”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m.soulrig.com 时间:2020-06-23 09:00 来源:省政府新闻办

新闻发布会视频

  2020年6月23日10:00,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保粮食能源安全”。

  发布内容:介绍河南省“保粮食能源安全”工作落实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王俊忠 省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农艺师

  刘 云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

  丁志强 省能源规划建设局副局长

  范 磊 省能源规划建设局综合处处长

  黄幸福 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

  主持人:

  常轶旸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公室主任

  主持人 常轶旸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六稳六保惠民生,创新奋进促发展。民以食为天,能源被称为工业的粮食。保粮食能源安全,对于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至关紧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力保障粮食能源安全,扎实做好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全省粮油市场稳定有序,煤电油气等能源得到较好保障,为经济社会发展筑牢了“安全线”。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河南省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专题的第四场新闻发布会,重点发布我省“保粮食能源安全”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介绍一下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总农艺师王俊忠先生;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刘云女士;

  省能源规划建设局副局长丁志强先生;

  省能源规划建设局综合处处长范磊先生;

  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黄幸福先生。

  首先,请王俊忠先生介绍我省粮食生产工作相关情况。

  王俊忠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对河南粮食生产地关心和支持。下面我先简要介绍一下这方面工作情况。

  粮丰农稳天下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农业稳是“六稳”的基础,粮食安全是“六保”的重要内容也是前提。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大省,在“六稳”“六保”中应该展现新担当新作为。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全省农业农村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疫情防控和粮食生产两手抓,战胜多重自然灾害,实现夏粮生产再获丰收,推动夏种夏管有序进行。

  一、抓生产管理,再夺夏粮丰产丰收

  我省夏收已圆满结束,从专家预产和收获情况看,丰收已成定局。一是面积稳。全省小麦继续保持在8550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连续5年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二是产量增。今年小麦总产有望在去年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增加。三是结构优。全省优质专用小麦达1350万亩,较上年增加146万亩。优质专用小麦总量大、品质好、纯度高,收获前90%以上已被企业订购。四是质量高。收获小麦籽粒饱满、容重高、品相好,大多数在二等以上,质量明显好于常年。

  围绕夏粮生产,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一是抓麦播质量。去年麦播期间,农业农村部门狠抓深耕整地、适期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等关键措施落实,小麦基本实现适期播种、一播全苗。二是抓抗疫春管。在抓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同时,各级各部门协同配合,保障农资供应,农业农村部门通过组织农民错峰下田、开展托管服务,促进田管措施落实,管理进度不但没有受到影响,还快于上年。三是抓病虫防控。省财政安排1.96亿元、市县财政投入2.66亿元,组织开展大规模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统防统治,全省统防统治面积超过8600万亩次,条锈病始终控制在点片发生阶段,赤霉病得到有效预防。四是抓小麦抢收。“三夏”期间,全省组织投入联合收割机18万多台,设立400多个农机接待服务站,组织7000余家农机合作社开展订单作业、承包作业,夏收工作历时20天全面结束,实现颗粒归仓。

  二、抓夏种夏管,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在组织好夏收的同时,农业农村部门动员农民抢抓农时开展夏种夏管,全省夏种基本结束、夏管接续展开。截至6月21日,全省累计播种秋作物11692万亩,占预计面积的98.6%,秋粮面积稳定在7600万亩左右;秋作物累计追肥2364万亩、化除3259万亩、查苗补种48万亩。

  一是全力开展抢种。5月下旬以来,全省基本无有效降雨,部分地方出现中到重度旱情。省政府下发紧急通知,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动员广大干群全力抗旱抢种。王国生书记、尹弘省长亲临一线指导抗旱抢种工作。全省累计抗旱浇灌4447万亩。6月8日以来,全省出现3次明显降雨过程,有效解除旱情,各地组织农民趁墒抢种,确保了应播尽播。

  二是及早开展夏管。坚持“种子落地、管字上马”,省农业农村厅提前制定下发秋粮管理技术意见,抽调专家组建18个秋粮专家指导组,会同当地农技人员,指导农民及时落实补种、化除、中耕、追肥等管理措施,做到早管精管细管。

  三是强化病虫防控。突出抓好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利用黄河、淮河、沙河和豫冀交界4条监测阻击带,开展监测阻截,抓好黏虫、蝗虫等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确保秋粮生产安全,努力实现“虫口夺粮”。

  三、抓增产增收,提高粮食核心竞争力

  保粮食安全既要稳当前,又要保长远。农业农村部门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着力延长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和产业效益。

  一是推进藏粮于地。在去年建成590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今年全省又投入资金101亿元,规划建设660万亩,并在12个省辖市30个县同步建设节水灌溉示范区,打造高标准农田升级版。抓好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深耕深松等项目实施,提升耕地地力。

  二是推进藏粮于技。在抓好常规育种的基础上,加快国家生物育种中心建设,打造全国粮食育种高地;加强技术研发和集成,推动信息化技术、智能化农机在生产中的应用,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确保主导技术到位率稳定在95%以上,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主要粮食作物实现全程机械化。

  三是推进“三链同构”。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把生产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抓好37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引领高效粮食产业发展;抓好17个以粮食类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引领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抓好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引领产业融合、业态融合和主体融合。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之年。农业农村部门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力以赴抓好农业生产工作,努力夺取小康之年粮食和农业丰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主持人 常轶旸

  接下来,请丁志强先生介绍我省能源保障工作相关情况。

  丁志强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好!感谢各位对我省能源发展的关心、关注和支持。能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行业,确保各品类能源的安全可靠供应,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保障能源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高度重视能源保供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保障煤电油气供应、切实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疫情发生后多次进行安排部署。全省能源战线闻令即动,勇挑重担,连续奋战,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有力地保障了全省能源的安全可靠供应,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具体来说:

  一是迅速建立机制,压实保供责任。疫情发生后,我们高度重视,加强分析研判,深刻认识能源保供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意义,及时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及时落实能源保供工作。1月25日,我省宣布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后,我们当天即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应急工作方案,分解任务、细化措施,明确责任,统筹推进煤电油气运保障、重要物资供应等各项工作,夯实了能源保障的组织基础。

  二是精准监测分析,把握保供态势。加强全省能源监测调度,建立能源保供、能源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问题协调三项工作机制,全省各市县和骨干能源企业明确专人,负责疫情防控能源供需沟通协调工作,定期监测报送煤电油气供需状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字准,为科学保供提供支撑。同时,紧盯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物资企业、重点民生用能不放松,确保不短供、不断供。

  三是加大协调力度,确保平稳运行。充分发挥省疫情防控应急联动机制作用,妥善解决能源企业反映的困难和监测分析中发现的问题。疫情期间,帮助省内燃煤电厂等企业办理运输通行证1000多个,有效确保了全省能源平稳供应。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强化资源保障、持续跟踪研判煤电油气供需形势和安全运行状况,加大煤电油气运等协调联动力度,努力稳定能源价格,出台了阶段性降低用电、用气价格的有关政策,符合条件的用户电价可降低3.5分左右,气价平均降低0.44元,全力保障了全省能源安全可靠充足供应和平稳运行。

  四是强化要素保障,全力推动能源项目加快建设。坚持发挥能源行业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中的基础作用,指导有关企业科学分析研判疫情影响,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复工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发展。梳理重大能源项目复工开工情况台账,建立领导分包联系制度,督促项目业主单位根据当地疫情防控情况,制定实施差异化复工计划和年度建设计划,能源重大项目于3月底前全部复工,截至5月底能源重大项目投资已基本恢复至上年同期水平。

  通过不懈努力,全省能源供应整体平稳有序,不仅与疫情防控直接相关的用能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其他诸如居民生活、社会公共事业用能等也得到了充分保障。特别是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能源消费已经逐步恢复增长。初步统计,5月份,全省全社会用电量2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成品油销售182.7万吨,同比增长21%;天然气消费8.7亿立方米,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主持人 常轶旸

  现在,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就本场新闻发布会的相关内容进行提问。按照惯例,提问前先通报一下你所代表的新闻媒体。

  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

  我们注意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粮食市场一直比较平稳,应该如何看待河南抗疫保供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刘 云

  大家都知道,河南是全国重要的产粮大省,但是我们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粮食消费大省,我省有1亿人口,按一人一天直接消费1.1斤原粮、间接消费1.2斤原粮计,全省1天就要消费2.3亿斤粮食,一年就是800多亿斤,因此保供的任务非常繁重。同时我省还是全国重要的粮食调出省,每年要调出400亿斤原粮和200亿斤制成品粮食,这次疫情防控期间我们为湖北省的粮油保供发挥了很大作用。

  在这次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段,我省粮食市场之所以没有出现大的波动,一是因为疫情发生在春节期间,家家都有些存粮,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宝贵的反应期;二是由于全省粮食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抓住这个难得的时间窗口,将端口前移,协同有关部门提前组织加工企业复工复产,增加应急供应,及时满足了市场需求,消除了市场隐患。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扩散蔓延,各领域风险挑战叠加共振的可能性升高,形势发生逆转的风险依然在积聚,我们绝不可掉以轻心,决不能轻言粮食问题过关。当前还要继续密切监视粮油市场变化,及时掌握国内外粮油市场走势,争取精准研判、积极应对;要充分考虑到粮油加工企业的需求,有效保障原粮供应和成品粮油市场投放,做到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要研究推动在省内建立省市间、市县间和县与县之间的粮油联动互保机制,做到快速响应、保障到位。

  农民日报记者

  请您介绍一下,当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河南保粮食安全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刘 云

  从当前情况看,我省粮食产能稳定、库存充足,粮油市场运行平稳,但是受疫情及派生的各种因素影响,国际国内粮食市场形势变化很快,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必须以“大概率思维”防范“小概率事件”,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守住“六保”底线。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要千方百计做好夏粮收购工作。做好今年的夏粮收购工作是保生产、保供给、稳价格之必须。今年我省夏粮再夺丰收,但受疫情影响,粮食生产、收储、加工和消费等涉粮主体预期都在发生变化,为收购工作增加了新的变数。因此,各级粮食部门和涉粮部门要密切配合、多措并举,打好夏粮收购这一仗。一是积极引导市场化收购,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多元主体积极入市,注重发挥好产后服务体系的连接作用,为农民卖粮、企业收粮营造良好环境;二是严格落实最低收购价政策,切实发挥政策性收购的托底作用,保障种粮农民基本收益,避免谷贱伤农;三是做好夏粮收购的各类保障和服务工作,在这样一个特殊年份让农民能顺顺利利把粮食卖掉;同时还要着力强化市场监测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问题,维护正常的粮食市场流通秩序。

  第二,要进一步压紧压实粮食安全责任。粮食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产购储加销”一个环节都不能少,自上而下各级政府都有责任。要按照全国“2020年度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统一要求,一是进一步完善我省今年的粮食安全市长县长责任制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落细落实;二是突出重点领域,聚焦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基本稳定、强化储备安全管理、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的文章、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等5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三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充分发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夯实各级政府主体责任。

  第三,要不断增强粮食储备能力。俗话说有备才能无患,充足的粮食储备是保障市场均衡供应的前提和基础。为了强化这一基础,省委省政府两办刚刚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 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的实施意见》。下一步,我们要认真落实《意见》精神,以服务宏观调控、调节稳定市场、应对突发事件和提升国家安全能力为目标,科学确定粮食储备功能和规模,改革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健全粮食储备运行机制,尤其是要切实加强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全面增强安全运行保障能力,确保粮食库存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真正做到关键时刻能调得出、用得上、不误事。

  第四,要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完备和富有竞争力的粮食产业链供应链,是有效防范粮食安全风险的重要手段。我省是粮食加工大省,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实质性解决,为了进一步促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省政府刚刚颁发了《坚持三链同构 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此我们还要做专题解读发布,其核心内容是以粮食产业链整合促价值链、供应链提升。一是着力延伸产业链,提高小麦、玉米、稻谷、油料4大产品的加工度;二是着力提升价值链,按照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品牌化的要求,提高粮油产品附加值;三是着力打造供应链,支持和鼓励核心企业构建各类产业综合体,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还要“藏粮于产业链”。

  第五,要全面提升粮食应急保障水平。这次疫情防控期间,我省粮食应急系统承受了巨大压力,既发挥了作用,也暴露了弱项。为有效监测和控制粮食市场异常波动,要重点补齐以下短板:一是尽快修订我省《粮食应急预案》,尤其是要完善省级粮食应急工作指挥系统,实现信息统一汇集、储备实时监管、指挥协同高效。二是研究落实成品粮油和即食食品储备,县级以上政府要建立和保有一定天数的成品粮,关键时刻要能拿得出、供得上。三是完善省级以下应急保障网络,重点加强市、县级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既要保大城市的“点”,也要保广大乡村的“面”。四是明晰粮食应急保障的公共产品属性,要落实政策、要舍得花钱,建设好维护好我们的应急保障网络,宁可备而不用,决不能用而无备。

  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今年我省夏粮再获丰收,高标准农田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请问,我省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藏粮于地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下一步还有哪些新的举措?

  黄幸福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省累计投入960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6320万亩,累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89亿斤,粮食产量连续13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近三年连续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我省不但解决了本省1亿多人的吃饭问题,每年还调出600亿斤原粮及制成品,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2018年和2019年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连续两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一是抓项目建设。我省还有将近二分之一的耕地未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发的潜力非常大。除今年要完成660万亩建设任务外,每年还要再新建500万亩左右,力争到2025年全省总面积达到8000万亩,以此稳定保障1300亿斤以上粮食产能。

  二是抓示范创建。依托全省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选择经济实力强、农田基础条件好的地区,开展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创建。去年我省已有8个县打造了21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今年,按照省政府部署,进一步在全省12个省辖市30多个项目县,按照不低于3000元/亩的投资标准,以及“标准化建设、现代化装备、智能化应用、规模化经营和规范化管理”的“五化”建设要求,再打造一批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为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行业标杆、示范样板。

  三是抓建后管护。高标准农田项目建后管护的“痛点”“难点”是灌溉机井通电难、用电难和管护难。今年3月份,省政府办公厅已印发《河南省理顺农田灌溉用电设施建管体制实施方案》,理顺了项目区配电设施的建管体制。对于新建项目区的高压设施,将由电力部门投资建设和运维;对于已建项目区的存量配电设施,我省有关部门正在进行全面普查,随后将由相关责任部门分类、分年度进行整改提升,预计2023年底前将全面整改到位。

  河南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记者

  我省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也是能源消费大省,做好能源支撑保障尤为重要。请问,近几年围绕保障能源安全,我省做了哪些工作,目前成效如何?

  范 磊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能源安全保障工作,近年来,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能源安全新战略以及考察调研河南时重要讲话精神,明确提出要坚持节能优先、内源优化、外引多元、创新引领,加快推进能源业转型发展,构建低碳高效的能源支撑体系,对全省能源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我们围绕保供应、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等目标,强力推进强化能源保障、优化能源结构、深化能源改革创新等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统筹内外的能源供应格局初步形成。在省内能源生产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引入省外清洁能源。建成与华北、西北、华中电网互联的全国重要电网枢纽、以及以西气东输、榆济线、山西煤层气为主要气源、覆盖全省的“两纵三横”天然气长输管网,2019年全省能源自产和外引比例约为4:6,有效保障了省内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是能源结构持续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一方面,努力提高传统能源清洁开发利用水平,全省60万千瓦及以上高效清洁机组占火电比重超过60%,平均供电标煤耗已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三年累计关闭退出煤炭产能6000多万吨。另一方面,强力推进新能源发展,2015年以来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70%左右,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从2015年的9.1%提高到25%,提前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目标任务。

  三是能源普遍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不断加大电网建设投资,实现省辖市500千伏变电站全覆盖、县(市)220千伏变电站全覆盖,全部贫困村通动力电、全部平原地区存量农村机井通电。管道天然气已经通达全部省辖市城区以及100个县(市),气化人口超过3600万。光伏扶贫电站总规模居全国第一,惠及40.4万户贫困群众。累计完成清洁取暖“双替代”改造443万户,183个产业集聚区全部实现集中供热或清洁化改造。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全省清洁低碳绿色高效的能源支撑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不仅有效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用能需求,也推动我省能源发展站在新起点上,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河报记者

  为落实好 “六保”任务,切实保障能源安全,请问我省在提升全省能源保障能力方面有哪些考虑,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在哪里?

  丁志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明确提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至关重要,其中一项便是“保粮食能源安全”。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今年能源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即“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展可再生能源,完善石油、天然气、电力产供销体系,提升能源储备能力”。下一步,我们将在强化能源供需监测协调基础上,从5个方面着手,坚决贯彻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保能源安全”的相关决策部署,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出应有贡献。

  一是加大省内能源稳产力度。合理有序释放煤炭优质产能,推动煤炭产量稳定在合理水平。加强电煤合同履约督导,保障电煤市场平稳运行。推动风电、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有序并网,扎实做好光伏扶贫收官工作,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力争年底实现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双千万”。扎实推进清洁取暖工作,确保满足全年新增100万户“双替代”改造需求。

  二是加快完善清洁能源外引布局。协调推动青电入豫工程年底前投产送电,形成保障我省电力的青电、疆电“双引擎”。积极谋划外电入豫第三条通道,争取纳入国家规划并启动前期工作。加速对接国家西气东输、北气南下、海气登陆战略,力争开工西气东输三线中段等输气管道河南段工程,推动苏皖豫、日照-濮阳等输气管道项目尽快核准。

  三是提升能源输运网络能级。进一步强化省内220千伏及以上主干电网,尽快解决部分区域电网输送能力不够、末端支撑不足问题。加快推进城乡配电网建设,完成3000个以上供电台区改造,力争全省城乡配电网主要发展指标达到中部地区领先水平。建成濮阳-范县-台前输气管道,加快推进周口-漯河等支线管道,力争天然气管道里程达到7000公里。

  四是增强安全应急储备能力。推动濮阳文23储气库达容达产,开工建设平顶山盐穴储气库。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推动江苏滨海大型储罐尽快开工,今年采暖季前建成投用省内6座应急储备中心。推动省级骨干管网整合,更好发挥省天然气管网公司、天然气储运公司作用,增强天然气资源统筹调配能力。推动南阳天池、洛宁大峪沟等抽水蓄能项目建设,增强电网调峰能力。研究制定煤炭物流储备基地建设方案,完善区域配送网络。

  五是加快推进能源项目建设。紧抓当前项目建设黄金期,加强与地方主管部门、项目单位沟通协调,定期调度推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追赶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主持人 常轶旸

  媒体朋友们,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是国家的生命线,在“六保”目标中居于基础性、前提性地位,确保粮食和能源安全,在任何时候都是重中之重。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农业的基础性地位、粮食和能源安全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我们立足新形势,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打基础、补短板、谋长远,力求把粮食能源安全这个生命线保得更稳、守得更牢。在此,希望各新闻媒体持续加强对我省粮食能源安全保障工作的宣传报道,凝聚起全省干群的信心和决心,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为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记者朋友们!再见。

责任编辑:银新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相关阅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