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笑脸从哪里来
——全省百城建设提质暨文明城市创建观摩看变化

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m.soulrig.com 时间:2019-10-20 07:09 来源:河南日报

  丰收十月,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河南时重要讲话精神之际,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迎来了第八次推进会。10月17日至18日,与会人员对鹤壁、新乡、焦作三市进行了实地观摩。

  从2016年试点先行,到今年年初全省推开,经过七次部署推进,百城提质的理念、成效日益深入人心,同时一些领域的改革提升也步入深水区,对城市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此次观摩,既延续前几次的“不变”——坚持由省政府主要领导率队、各市县区长们“组团”,高位推动,实地学习;又更加主题“聚焦”——将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品质提升作为重点内容,“奔着问题啃硬骨”,在互学互鉴中探索破解小区群众烦心事、基层治理老大难,补上发展短板,回应百姓期盼。

  房“变”

  鹤壁市鹤源二区的“准妈妈”秦瑶笑了。家住四楼的她临产在即,今年,大伙儿期盼多年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终于变成了现实,生活一下变得方便了。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老旧小区改造面临着“资金怎么出”“事情谁来办”“后续如何管”等难题,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牵系着群众是笑还是愁。

  正因为此,此次推进会,省里提出要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要阶段性任务抓实抓好。

  17日上午,观摩团走进鹤壁市鹤源二区这个几乎全是六层老居民楼的小区察访。64岁的王爱荣大妈兴奋地述说小区变化,还特别点赞对老楼进行的外墙保温:“冬天温度能提升四五度呢!”

  加装电梯、外墙保温,钱从哪里来?有关负责人介绍:“政府贴一点,政策补一点,群众拿一点,市场化运作筹一点。”通过这种办法,鹤壁市老旧小区改造解决了不少难题,也让秦瑶、王爱荣们花钱不多就切实感受到了居住品质的提升。

  实现改造不仅“好看”更要“好住”,不能脱离群众需求,也不能坐等钱来你干我看。观摩中,听到最多的词是政策支持、群众参与,“共谋、共建、共管、共享”。

  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新乡市红旗区双石桥社区三分区,曾是有名的“街老、院老、房老、设施老”,如今观摩团成员看到的是新粉的蓝色外墙,路平院净、灯亮景绿。社区主任何瑞民说,小区今年3月成立了居民议事会,“大家事大家议”,确保改造事项由居民提出、居民共建、居民受益。前一段,大伙儿刚投票通过安装了60多个充电桩。

  共建共享,邻里有纠纷怎么办,困难群众怎么办?焦作市山阳区丰收社区负责人向观摩团介绍,他们探索出一套“党群360工作法”,将小区改造和文明创建、社区治理结合起来,党组织有威望,居民依法自治心气顺劲头足:“不仅弱势群体有人管,连一片不起眼的绿地都有‘护绿责任人’。”有效机制让小区改造提升步入快车道,这个昔日楼宇破旧的小区,健康步道、儿童乐园、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餐厅等一应俱全,成了附近的“明星社区”。

  河“变”

  “房”是居民立身之所,“水”则是生命之源。前些年,一些地方的河流遭到污染,沿岸百姓反映强烈、期盼强烈。

  百城提质推进三年,此次观摩,看“水”重在看治理成效。几条河的变化让观摩团成员眼前一亮。

  流经鹤壁的淇河两岸,高质量建设了约30公里的淇河生态文化风貌带,一河连十园、一园一主题,让这条从《诗经》中走出的“诗河”重现旖旎风光。

  新乡的母亲河卫河曾长期陷于“卫河不卫生”的窘境。这次观摩团看到的牧野湖段,通过管网改造、清淤疏浚、末端截污等措施,不仅水质从劣五类提升到四类,还实现了河畅岸绿景美。

  焦作的母亲河大沙河,通过“引水、清水、活水、控水”生态治理,昔日的洪涝河、臭水沟,正在蝶变为一条生态大河、文化长河。

  不同的河流孕育不同的人文风情,观摩淇河、卫河、大沙河治理建设,河边风景不同,沿岸故事各异,相同的,是三市党委政府下决心把承载着文化和乡愁的河川打造成民心河、幸福河的决心与行动,相通的,是以绿为基、以水为魂、以文为脉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经过努力,我们基本消除了城市黑臭水体。”

  “这两年贯通水系,涵养了一批宝贵的城市湿地。”

  “我们把母亲河生态文化带和街头小游园相连,让群众真正300米见绿、500米见园、1000米见蓝。”

  让群众家门口的小河、让城市的母亲河变清变美,真正“荡漾着清波从梦中流过”,这是观摩介绍,也是共同的“以水润城”答卷。

  城“变”

  一手解难题,一手提品质。以文明理念为引领,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以品质提升为重点,是河南探索出的城市高质量发展之路。

  三年来,从强调规划引领,到提出做好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从统筹推进百城建设提质、文明城市创建,到深化提升城市“四个品质”、突出抓好城市“四治”,尽管不同阶段不同节点百城提质的“热词”“关键词”有所侧重,但真金白银的民生改善、焕发新颜的“百城之变”背后,永远离不开理念之变、作风之变;城市内涵品质的提升,最关键的也是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

  这种变化和提升随着百城提质的纵深推进,观摩团成员感受越加明显——

  体现在对“以文化城”的自觉践行上。前两年浚县古城摊贩乱摆、杂乱无序,这次再看,重现了明清运河古城风貌。对鹤壁好人馆的参观,则让大家感同身受到这座城市不断汇聚的强大正能量。

  体现在城市建设理念转变上。在新乡平原示范区,观摩团成员欣喜地看到了全省首个超低能耗居住建筑项目。

  体现在城市建设者的精气神上。焦作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唯一穿越中心城区的城市,由于种种原因,两岸绿化带项目搁置长达8年。百城提质深入实施后,市委市政府抓机遇转作风,提出“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仅用4个月时间就完成了4008户1.8万人176万平方米拆建任务,创造了当地城建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

  体现在社区居民的认同感自豪感上。焦作市丰收社区就是文明城市创建落脚到基层、重心到社区的受益者。观摩团前来观摩时,小区居民、67岁的姬大妈正在健身康复室活力满满地练双杠,身边是她志愿“一对一”帮扶的一名失能老人。这种人人出力、共建共享、邻里互助的家园意识,已经深深植根在姬大妈心里。

  城市是人民的,无论是秦瑶、王爱荣还是姬大妈,都是所在城市的主人。这两年,断头路通了,臭水沟清了,游园多了,城市绿了,让他们亲眼见证了百城建设提质和文明城市创建的成效。

  城市更有吸引力凝聚力了,也拉动了投资增长、加快了转型发展,最后又落脚到群众的获得感上。就像在新乡观摩时一位家住赵定河畔的市民笑呵呵说的:“赵定河变清变美后,我们小区的房子也跟着升值了。”

  河南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且长,仍有很多民生难题待解,仍需不断提升治理能力。老百姓的笑脸,是三年“百城之变”最亮丽的名片,更是持续推进最强大的动力。(记者 屈芳)

责任编辑:陈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阅读:

Baidu
map